成都信用网-致力于打造高标准的信用征信体系,专业评估企业信用,公司注册,代理记账,公司注销等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!

网站公告: 单位信用评级需提供下列资料      1.单位三合一营工商局注册的业执照、机构在民政部门颁发的登记证书复印件、扫描件或照片;     2.单位近三年或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。

信用建设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信用建设

礼仪之邦如何重建诚信

作者:四川省信用网时间:2013/8/7 14:15:50阅读:3229次

中国曾是“礼仪之邦”,这大抵不错。钱穆先生曾说,中国的核心思想是“礼”。至于“仪”,看过古装戏,肯定印象深刻,且多半会想到“繁琐”;即便普通的进门,也是大有讲究的。或许是“三千年未有之变局”还没有结束,而今中国陷入诚信危机,假冒伪劣似乎永远打不完,坑蒙拐骗时不时见诸报端,贪污腐化更是忙坏了纪监部门。就是在以追求真理为职业的学术界,丑闻也一波接一波,抄袭,剽窃,造假,白面书生成黑脸盗贼了。

是什么使一个礼仪之邦陷入诚信危机呢?市场经济使然,个人主义使然,儒家文化使然,社会转型使然,抑或别的什么原因呢?

一谈起诚信,我们似乎都知道,不就讲诚守信不蒙人吗?但细究起来,我们似乎又迷糊。马克思说得好,理论只有彻底,才能够说服人。笔者觉得,要回答诚信的问题,必须真正辨明什么是诚信,从简单到复杂,这里有四点要明确。

第一点,诚信是关于人和人打交道的,鲁宾逊一个人在孤岛,无所谓诚信,只有出现第二个人与他打交道,才有鲁宾逊的诚信问题。

第二点,诚信是关于人和人长久交往的,如果人与人都只打一次交道,一锤子买卖,也不会存在诚信问题。比方说流寇,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诚信压根不是问题。无论哪一个习俗,男女谈婚论嫁都有许多过程要走,这是为什么呢?一句话说完,因为婚嫁不是一锤子买卖。正因为诚信是关于长久交往的,所以诚信意味着承诺,意味着对未来的预期。一次性买卖因为无关未来,所以无关诚信。  

第三点,长久交往不一定就产生诚信,它只是一个充分条件,诚信的产生还有赖于交往的记录、公开和评判乃至奖惩。虽多次交往,但交往没记录,没公开,没评判,没被奖惩,多次交往等效于一次性买卖,诚信无法产生。就像一个人如果没记性,他会被骗子一骗再骗一样,骗子也会对他一骗再骗一样。

这就是为什么历史问题极其重要,因为历史是关于交往的记录、公开和评判乃至奖惩的。眼下日本在亚洲外交中陷入尴尬,正因为日本现政府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,右翼势力一直企图抹掉交往的记录,乃至否定历史的评判,为军国主义翻案。日本要真正建立诚信,历史的一页是永远也翻不过去的,一切有正义感的国家也都不应该允许日本把这一页轻轻地翻过去,因为这是人类诚信相处的需要。  第四点,诚信只有在一定的人数边界内才可能产生,换句话说,诚信是有限人际圈内的诚信。如果人际圈无限大的话,在自利本性的驱动下,人容易流寇化,难以形成长久交往,更难以对交往进行记录、公开和评判,从而导致诚信的流产。中国老百姓有句话,叫“宁做治世犬,勿为乱世人”,道理正在这。社会一乱,长久交往无法形成,流寇自然就多,今天这里抢财劫色,明天换个地方装模作样做绅士,到头来普通百姓更遭罪。

第一点最基本,第二点最重要,第三点最关键,第四点画龙点睛,这就是诚信,总起来说,诚信就是人与人在一个有限圈内长久交往的最佳交道方式:在长久交往中,在一个有限人际圈内,谁讲诚守信,谁就获得最大化利益,谁就是最大赢家。原则上,诚信问题不是一个道德问题,而是一个利益算计和力量算计的问题。

现在回到具体的问题,儒家文化能否适用市场经济呢?我们常常低估古代人的智慧,高估现代人的聪明。事实上,儒家之所以为诚信大树特树,是从普遍人性出发的,也是经过算计的,也发现了诚信是长久交往的最佳方式,它并不是一句简单的道德口号,它适用于古代中国的自然经济,也适用于现代世界的市场经济。  儒家虽大讲诚信,可礼仪之邦的国民实际上并不咋的,正如丁先生所提到的,马克斯·韦伯曾指出:“正如人们一再断言的那样,中国人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不诚实。”这并非对中国人的诽谤,费孝通先生也观察到并证实了这一点,他在《乡土中国》中指出:中国人见什么人,说什么话,“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”。 这是怎么回事呢?

这正是诚信的本来面目!诚信原本就不是永恒的,永恒的是人的利益。韦伯同时提到日本人比中国人讲诚信,可日本人对中国人讲诚信了吗?韦伯也可能认为欧洲人比中国人讲诚信,可欧洲人当年对其他各大洲的人比如美洲印第安人讲诚信了吗?诚信不是无缘无故讲的,这里有投入和收益的算计。就如毛主席曾讲到的,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

这样讲,并不是为中国人辩护,而的确是因为国人一些被视为“丑陋”的地方,都反映着真实的人性和自然的人情。古代中国的诚信不仅不是普遍的,而且就是乡土的。由于农业文明下交通条件的限制,从前的中国人都生活在一个有限人际圈内,人与人都长久交往,诚信自然而然就产生了。“乡土诚信”是真实的,是自然的,它不是道德“乌托邦”。正因为这一点,古代中国靠最简单的国家机器成就了一个人口众多、幅员辽阔的礼仪之邦。

俱往矣,乡土诚信的适用条件已不复,现在的中国社会人际圈正不断增大,人口高度流动,交往高度复杂,而相应的交往记录管理却跟不上,力量制约却跟不上,奖惩分明却跟不上,于是人就流寇化,追求短期利益,不图长久交往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不诚信自然盛行。更加之目前处于转型期,包括法律制度和政府体制在内的一些东西还没有定好型,也不利于形成长期博弈,从而不利于诚信的产生。这恐怕就是为什么中国社会陷入诚信危机的原因!

诚信是长久交往的最佳方式,也是最大的社会资源,我们必须重建诚信!儒家文化中有诚信重建的本,但在具体操作上,需要向西方学习一些东西,尤其是学习它们的交往记录管理、力量制约和奖惩分明——西方在诚信建构上的主要贡献和经验都在这些方面,当然,基督教的作用也不可或缺。比方说,美国人的身份信息管理就值得中国学习,交通违规、犯罪前科乃至银行借贷等交往信息都会记录在案,如影随形,从而产生强大的监督作用,效果正好比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:举头三尺有神明!

什么时候也让国人感觉到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呢?如果我们还让国人觉得讲诚信只是个道德口号,即便是我们千呼万唤,乃至喊破嗓门,诚信也可能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,甚至放下琵琶,拉下面纱,再不诚信一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