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建设当前位置:首页 > 信用建设
借势大数据建构社会信用体系
作者:四川省信用网时间:2014-3-12 17:56:40阅读:5953次
陈建国建言:借势大数据建构社会信用体系
作者:牛华网出处:博客2014-03-12 07:46
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农工党中央常委陈建国提案建言,应借势大数据浪潮,形成社会各机构间数据的共享和协作,建构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。
春晚小品《扶不扶》让国人欢笑的时候,也戳痛了整个社会的神经。频繁发生的失信者“假摔”以及一些行业所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,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。
5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推进政府信息共享,推动建立自然人、法人统一代码,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,让失信者寸步难行,让守信者一路畅通。
而今年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(2014—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,亦要求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、商务诚信、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。
陈建国认为,构建社会信用体系,核心在于数据。为此,他在两会上专门提出了《关于推动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促进社会征信机构发展的提案》。
陈建国表示,当前制约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在于信息和数据的割裂。大量“信息孤岛”存在,有些部门不愿公开数据,导致数据封闭、“沉睡”。甚至一些政府部门还常以“保密”、“不宜公开”为由拒绝提供和分享信息。这些问题的存在,对所有征信机构的运行都带来了不利影响。
在陈建国看来,世界已经进入“大数据”时代。譬如,西方国家都启动了“开放政府数据”(open government data)活动,不仅向社会信用机构尽可能地开放数据,还向各种数据开发、运用机构开放数据,并要求政府开放的数据是标准化和可“机读”的。这极大地促进了大数据的运用与开发,也成为驱动新经济模式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。
数据对于信用的价值,在我国当前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中也得到展现。以阿里小贷为例,其借助电子商务上的各种数据还原小微企业的信用,并以此为依据向7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信贷服务。但由于其只有电子商务的数据,缺少社会性数据,只能为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服务。而与此同时,大批实体经济中的小微企业的各项数据散落在各个部门机构,也造成大批小微企业的信用得不到呈现,抑制其获取金融服务的可能。
为此,陈建国建议,应进一步推进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,重点是推动与工商、税务、质检、食品药品、海关等机构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,着力解决好困扰社会信息系统建设的“信息孤岛”问题;研究建立跨部门的政府信用数据专业管理机构,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搜集、整理、分析,并可借助市场化手段来鼓励类似机构的发展。同时,尽可能向社会征信机构开放政府征信系统,将符合条件的征信机构也接入征信系统,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资源来构建整个信用体系。